翡翠的“水”怎样观察?
2023-05-11
初看一件翡翠成品时,是否灵动有光泽,玉质是否莹润而细腻,是行外人一眼便能识得的,这其实是与翡翠的透明度有关。
透明度是指物体透过可见光的能力。翡翠的透明度变化很大,从接近于玻璃般的透明程度到不透明,透明度的不同对翡翠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。透明度较好的翡翠,具有莹润柔和的美感,透明度差的翡翠,则显得呆板缺少灵气。
一般来说,翡翠组成成分越单一,矿物颗粒越细,结构越紧密,则透明度越好,光泽越强;组成成分越复杂,颗粒越粗,结构越松散,则透明度、光泽越差。另外翡翠中含有过量的Fe、Cr等微量元素时,透明度变差,甚至不透明。
在翡翠行内,翡翠的透明度又称为“水头”。行内借用“水”来表现和形容翡翠的透明现象及其产生的滋润、灵动程度,极为生动。水长、水好表示透明度高,水短、水差则表示透明度低。
翡翠的“水”常以进光长度几“分”进行度量。行业上常用挡光片或聚光手电来观察光线深入翡翠内部的程度,并根据光线在翡翠中渗透所及范围的大小定量地衡量。
一分水
透光深度达3.3mm左右的翡翠。
二分水
透光深度达6.6mm左右的翡翠。
三分水
透光深度达10mm及其以上的翡翠。
翡翠的“水”,即透明度,分为透明、亚透明、半透明、微透明、不透明5个档次。
- 透明:透光3分水(10mm)以上
- 亚透明:透光2~3分水(6.66~10mm)
- 半透明:透光1~2分水(3.33~6.66mm)
- 微透明:透光0.1~1分水(0.33~3.33mm)
- 不透明:基本不透光(小于0.33mm)
对于翡翠来说,透明度至关重要,可以起到对玉质细腻的滋润作用,同时将颜色衬托得更为完美。
水头好的翡翠,往往莹光也会好。莹光是光线射入翡翠弧形面时,在射入方向的对应方出现较亮的弧形光团,是翡翠内部隐晶质或细晶对光折射的结果。
- END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