翡翠的“种”是什么?

2023-05-10

在汉语中,“种”是物种的简称,也有种子、类别、品种、种类的意思。

在翡翠行业内,人们经常听到对某件翡翠饰品的描述,首先就是“种”,比如玻璃种、冰种、糯种等等。那么,翡翠的“种”究竟是什么呢?

翡翠的“种”

在翡翠行业发展的历史上,为了区分出翡翠的优劣,描述某一块翡翠,表示出这块翡翠与其他翡翠的不同,往往把特定的翡翠定为一个品种。

翡翠的品种常用成因类型、颜色特征、透明特征、结构特征、价值、产出地名和发现时间等来命名。有些品种的划分,反映了一类翡翠的共性和品质,在结构等方面有其相近之处。

翡翠的结构

翡翠的结构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的颗粒大小、形态及相互关系。

翡翠常见的结构有:纤维交织结构、粒状纤维交织结构、其他结构等。

在宝石学中翡翠的结构统称交织结构,这是因为在肉眼观察、手持放大镜观察或宝石显微镜的观察中,可以发现翡翠组成矿物全呈柱状或略具拉长的柱粒状,近乎定向排列或交织排列。

翡翠的结构决定了翡翠的质地、透明度和光泽。一般来讲,矿物颗粒越粗、颗粒间结合越松散,则翡翠质地就松散、透明度和光泽也差;相反,矿物颗粒越细、结合越紧密,则翡翠质地细腻致密、透明度好、光泽也强。

根据成因命名

“坑”是指翡翠场口或矿床。

老坑、新坑的说法,原来指的是开发时间,现在演变为质量高低的概念。

老种

成矿年代早,块体饱满,颜色鲜艳,表现出翡翠作为宝石所应有的优点,结构致密、绿色纯正、分布均匀、质地细腻、透明度高、硬度大。

颜色符合正、浓、阳、匀的标准,次生矿床出产的翡翠原料,在翡翠商界又被称为籽料、老玉、老坑、老场、水石、水翻石、老种等。

新种

原生矿床产出的翡翠料(山石),因未经风化,没有皮壳和雾层;结构疏松、色偏或色弱,水短、韧性弱,易断裂。通常有棱有角,没有皮壳,又称为山料、新场玉。

根据地名或与开采有关的事物命名

八三玉种

产自缅北,因1983年发现并开采,因此名为“八三玉”。原石透明度较差,颜色比较丰富,是一种含有闪石、钠长石等矿物的低档翡翠。

木那种

以产自缅甸翡翠矿区场口的名字木那而得名。种水好,翡翠内部带有明显的点状棉,也称雪花棉。

根据翡翠的质地、颜色、透明度的特征命名

这一类的品种为市场上常用的品种名称,各个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,但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。

目前人们所熟知的翡翠的“种”的分类,如“玻璃种”、“冰种”等是以质地来命名的,也可以称为“底”、“地”。

玻璃种

质地非常细腻的顶级翡翠,透明度佳,玻璃光泽,是翡翠质地最佳的品种,矿物颗粒非常细腻且结构非常紧密,肉眼很难观察到颗粒。即使在10倍放大镜下也难见翠性。

冰种

质地比玻璃种粗,透明度比玻璃种低一些。光泽度高,类似于冰一样质地的翡翠,属于中高档品。矿物颗粒细腻且结构紧密,肉眼很难观察到颗粒。再细分,可分为“高冰种”、“冰种”和“冰糯种”。

糯种

肉质细腻,透明度较冰种更低,矿物颗粒细腻且结构较为紧密,肉眼较难观察到颗粒。可细分为“糯冰种”、“细糯种”、和“糯种”。

豆种

短柱状中粗粒结构类似豆状的翡翠,质地较粗,透明度往往欠佳。根据透明度的好坏可分成冰豆、糖豆和粗豆等品种。如带有各种斑点状、不规则的豆青绿色,则可称为豆青种。

白底青种

质地较细,底色白,绿色艳,呈翠绿至黄杨绿的颜色,并呈圆形团块状,白绿分明的翡翠。

干青种

一种几乎满绿的主要矿物为钠铬辉石的玉石,不透明,光泽弱,水干的翡翠品种。

乌鸡种

色调为蓝绿、灰绿至黑灰色,颜色不均,质地较细,肉眼可见“翠性”的翡翠。成分以硬玉、绿辉石、透辉石等矿物为主。

- END -

244

联系电话:0692-6996066
电子邮箱:rlrjgtc@126.com
总部地址:中国(云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瑞江路95号38栋

Copyright © 2023-2030 瑞检国际金银珠宝检测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:滇ICP备2023001418号